河水净化设备是针对河水中悬浮物、胶体、有机物、微生物等杂质的处理系统,其核心在于通过多环节工艺组合实现水质净化。
以下从处理流程、核心设备、选型要点等方面展开说明:
一、河水净化的典型处理流程
1. 预处理阶段
去除大颗粒杂质:通过格栅(拦截漂浮物)、沉砂池(沉淀泥沙)降低悬浮物负荷,避免后续设备堵塞。
水质调节:调节池平衡水量与水质波动,适应河水季节性浊度变化(如雨季浊度可骤升至 500NTU 以上)。
2. 混凝沉淀阶段
混凝反应:投加聚合氯化铝(PAC)、聚丙烯酰胺(PAM)等混凝剂,使胶体颗粒聚集成絮状物。
沉淀分离:通过平流沉淀池、斜管沉淀池或高效沉淀池,将絮体与水分离,出水浊度降至 20-50NTU。
3. 过滤阶段
深度截留杂质:采用多介质过滤器(无烟煤 + 石英砂)、活性炭过滤器(吸附有机物)或膜过滤器(超滤 / 微滤),进一步降低浊度至 1-5NTU。
除特殊污染物:若河水含铁锰超标,需增设曝气装置 + 锰砂过滤器(参考除铁锰工艺)。
4. 消毒阶段
灭活微生物:通过紫外线消毒器、二氧化氯发生器或次氯酸钠投加装置,杀灭细菌、病毒,确保出水微生物指标达标(如饮用水大肠菌群≤100CFU/mL)。